美國亞裔族群從19世紀中葉至今對於美國整體人文社會發展的結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此族群的歷史目前在高中課綱上可能除了過去排華事件和美國日裔在二戰期間受到監禁之外,其他事件脈絡則鮮少被人提起。

自從全球疫情爆發至今,針對美國亞裔和太平洋裔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簡稱: AAPI)社區發生的犯罪案件越來越多,這不僅讓人開始逐漸重視並想深入探究有關AAPI亞太裔和擁有多元歷史文化族群社區;當美國在慶祝AAPI亞太裔傳統月(AAPI Heritage Month)的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能深入挖掘AAPI美國亞裔和太平洋裔族群的各種歷史、故事與人物,還有這樣的群體對美國文化豐富且複雜的歷史做出的貢獻。

下列是一些可供探索的推薦主題:

  • 美國亞裔透過這起訴訟案件來對抗種族歧視的措施與立法,例如Tape v. Hurley (1885) (趙洽全家與赫爾利校長訴訟案 )這是一件比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布朗和托彼卡教育局訴訟案) 還早了將近70年的校園種族隔離政策案件,而U.S. v. Wong Kim Ark(1898) (王金德與美國政府訴訟案) 則用憲法第十四條的釋憲案來解釋父母身份凡是在美國出生的小孩皆應賦予國民身份;U.S. v. Thind (1923) (Thind與美國政府訴訟案)則又是一件探索當時種族與國民身份之定義的訴訟案。
     
  • 座落在天使島(Angel Island)的亞裔移民者的際遇經歷跟來自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的歐洲移民經歷並不相同。
     
  • 美國菲裔勞工組織運動家Larry ItliongCésar Chávez共同合作為當時在1960年的務農工作者爭取更平等的從農條件。
     
  • 由於受到美國非裔族群在追求民權上的啟發,在一九六零年後與七零年具有不同亞裔背景的人首度用美國亞裔美國(Asian Americans)的名義共同組織並為爭取族群研究課程、終止越戰及賠償二次大戰被集體強制拘留的日裔美國人等訴求而奮鬥。
     
  • 2001911日稱為美國911事件因歧視南亞錫克教徒、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美國人不僅引發強烈反彈還也造成長期深遠的影響。
     
  • 美國亞裔族群為國內政治、體育、文學、文化和演藝娛樂做出貢獻。

調查這些議題不僅對於理解美國歷史的重要性還能讓學生理解當今亞裔美國人的觀點,同時也能體會兼容並蓄的聲音、合作與觀點;ABC-CLIO出版公司與EBSCO藉此一起歡慶AAPI亞太裔傳承月的同時也一致認為將AAPI的歷史文化整合到一整年的課程中變得更為重要,若想了解更多實施途徑可觀看由ABC-CLIONoreen Nasim Rodríguez博士從中指導推出的免費影片。

ABC-CLIO EBSCO 一同慶祝 AAPI 傳統月,同時認識到將 AAPI 歷史和文化融入全年課程的重要性。 如需更多資訊,請觀看來自 ABC-CLIO 免費網絡研討會錄影重播,其中包含 Noreen Nasim Rodríguez 博士的專家指導

ABC-CLIO 即將推出的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資料庫中了解這些第一手資料來源的活動

ABC-CLIO預計在2022年秋季推出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資料庫,讓學生對美國不同亞裔族群歷史和文化進行研究;此資料庫不僅為ABC-CLIO獲獎無數的American Mosaic套裝資源之一,還被Tech & Learning評等為2021Best Tool for Back to School工具,其可協助學校研擬規劃文化相關課程;另外也被EdTech Digest評選入圍2022年最佳社會研究解決方案。

瞭解更多將在2022年秋季由ABC-CLIO全新推出的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資料庫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