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或許是醫師在跟病人談話時屬於較敏感的內容之一。體重對於我們自身的觀感和他人怎麼對待彼此之重要性舉足輕重。對體重的偏見較糟糕的是(只看到體型就有的負面觀感、批評和意見)和成見(因體重而把負面的人格或行為進行連結)在肥胖問題日漸增加的時代仍十分常見。

這些成見與偏見源自於人們對於一個人的體重(和健康)預設都是人人自己可控制的,而間接讓體重管理變成個人的責任。然而肥胖本身的原因就是一個風險因子十分複雜且充滿變化的疾病,再加上背後也有諸多實證顯示基因、環境和文化都有可能會影響身型。我們人對於自身的體重不一定有完整的控制權且也有可能是負面的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

藉由這樣的成見所建構出來的概念並不適合讓有肥胖問題的人拿去當作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的動力,這些成見事實上對於健康是有負面影響的。受到體重歧視的人們體內會有更高濃度的壓力賀爾蒙和發炎指數並暴露在更高風險的心血管代謝疾病和更高的死亡率。而這樣的成見還會造成患者的心理健康不佳、增加罹患憂鬱症、焦慮、社交孤立、自信心低落、物質濫用、食量增加、情緒性進食和不健康的極端體重控制行為的風險且這些經歷體重成見的人通常會不想運動或從事活動意願低落,導致他們更傾向坐式生活來讓整體健康更加難以改善。

若是今天的醫療人員懷有這種體重偏見也可能會更進一步對肥胖個案造成有害的影響。面對這種偏見的病患會更不願意尋求像是篩檢或預防性醫療介入的後續協助。病患即便尋求醫療人員也有可能取得更低的預後成果,部分原因還有來自最一開始的延誤診斷。除此之外研究結果顯示臨床人員對這類病人有可能會比較不願意花時間或提供衛教和醫療相關資源。

下列是由醫療保健提供者對於要打擊體重偏見和改善肥胖症患者的醫護品質所採取的5個步驟:

  1. 別嘗試依照患者體重來進行判斷。為了分辨和面對我們或許沒留意到的潛在偏見,其實可以檢視醫療保健提供者的線上資源,像是Rudd Center’s self-assessment 資源或Harvard University’s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工具。
  2. 詢問我們的患者是否願意討論體重問題並給予他們拒絕回答的權利。若患者過去曾在醫療保健機構受到歧視,這很有可能會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重新將信任感建立起來。
  3. 如果我們的病患願意討論自身的體重問題則可以聊聊碰到的困難點且一定要理解生活型態的改變是十分困難的。這樣的對話或許也會對讓我們對有肥胖問題的人改觀。必須銘記在心的是節食成效通常較差,許多體重過重的人都有嘗試節食的經歷。另外也必須注意在溝通的言詞上不要太過於加入過去的偏見,應設身處地以病人為出發點的方向來溝通(例如有體重問題的病患而不是肥胖的病患)就能讓我們更快取得病患的信任和進一步協助他們了解自身的狀況並非其他人可以直接定義他們本身的狀況。
  4. 適時評估我們的病患是否準備好要做出改變,還是仍猶豫不決。若患者說出他願意改變請務必給予清楚的指示,像是量測不難達到的目標。透過提醒病患即便只是少掉一點點重量也都能對他們的健康產生很大的鼓舞跟幫助。後續也要制定計畫排程持續追蹤,再經過醫療諮詢或營養師協助來進行適時轉介支持。
  5. 最後是要留意醫療診所內的環境狀況。像是沒扶手的座椅、較大尺寸的座椅、足夠的看診床位跟隔間的空間、尺寸合適的工具(像是陰道內視儀器、血壓計袖套、病人服)這些都能協助較大體型的病患在臨床檢查時可感到更放鬆也可讓他們在看診時的整體感覺更為正向。

體重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敏感議題。而肥胖是一個需要被察覺介入且如同其他疾病一樣進行處理的重要疾病,最重要的是不能對有這種疾病的人抱持偏見跟表達成見。在診療環境中留意這種偏見且適時採取醫療介入是協助肥胖病患的第一步且這種疾病的併發症也十分複雜,所以我們可透過給予讓他們在醫療端這裡感到舒適和取得專業人員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方式來一步一步處理肥胖症並確實協助患者提升預後改善成效。

對於臨床實務在處理這類問題狀況所需要的策略資訊可延伸閱讀DynaMed平台上的體重偏見Weight Bias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