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觀點:採用有限的實證觀點來支援地中海飲食可預防發生失智症。

實證醫學EBM Pearl:資料探勘通常是透過各種視角來觀察一個較大的資料集,一直到我們找到需要的結果。

快速想一想: 過去24小時內吃了哪些東西? 這跟地中海飲食有什麼關係? 這些對失智症風險帶來什麼影響?

近期有一篇在UK Biobank進行的研究針對6萬筆白人受試者的資料進行調查並持續找出地中海飲食和降低失智症發生率的關聯性,但目前仍還在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地中海飲食強調攝取各種原型食物像是蔬果、穀物、堅果、魚、禽鳥、奶製品、橄欖油和最重要的紅酒。我們希望提出這種飲食模式理論和研究能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後續若能取得更多相關的研究結果或許可以了解其中的關聯性。

本次研究屬於前瞻性世代研究,受試者透過經實證研究的線上評估工具共紀錄五次24小時內的飲食內容。作者團隊計算出平均值並透過3種不同評分系統來評估這些數據是否符合地中海飲食標準。雖然這些工具可以評估受試者的飲食習慣,但沒有任何受試者被要求進行地中海飲食。

研究人員接著會將這些數據依照跟符合地中海飲食的程度分為高、中、低三個組別。在分析這幾個組別的失智症發生率時,其中一個分析工具有得出結果是和較低的失智症發生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但在其他分析工具的結果中並沒有得出這樣的結果。對此我們就要思考這些令人存疑的部分,像是研究人員有沒有可能透過多種分析工具來將結果導向他們最一開始的假說。

這個研究結果指出飲食習慣越接近地中海飲食模式的話,就有可能可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生,但結果卻不一定可以這樣解讀,其中有幾個原因如下。

  • 我們會想知道讓大家開始地中海飲食的原因是否跟他們發生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
  • 這些結果是否受到回憶偏差的影響。
  • 用幾組24小時的飲食截圖資訊可能無法準確呈現多年的飲食習慣。
  • 因為認知能力減退而選擇較糟糕的飲食模式(這並非反向選擇),其可能會出現倒因為果的狀況。

像上述這樣從資料庫擷取數據的方式也許並不適用分析飲食習慣和失智症發生率。當然我們更要問有什麼研究法適合研究人員當初提出的臨床假設? 是用隨機試驗嗎? 但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設計營養相關的臨床實驗是非常困難的。若我們用有系統的控制變因以鎖定介入和結果關係,其會無可避免的降低結果有效程度。

但真的值得去執行隨機試驗嗎? 或許吧! 即便我們跟患者推薦地中海飲食模式能降低失智症發生率(如果我們沒想到其他推薦或建議的話) 也不失為值得一試這種模式。若我們選擇不要這樣做也沒關係,主要是跟患者對話來協助他們了解什麼是醫療保健也很有幫助。

可至DynaMed平臺的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主題取得更多資訊。

參考資源: BMC Med. 2023 Mar 14;2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