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暴食症是一種飲食失調的疾病,其症狀主要是經常無法控制的暴飲暴食且為預防體重增加而採取一連串的補償行為像是催(嘔)吐、使用瀉藥或利尿劑、禁食/或過度運動。這種行為跟導致體重過輕的心因性厭食症不同,心因性暴食症的患者體重可能正常或過重,但過於注重體態也可能導致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進食行為。

暴飲暴食相關的疾病烙印(汙名化)經常導致病患不敢面對自身病況和對外尋求協助,進而無法接受心因性暴食症的診斷和需要的醫療照護。

心因性暴食症有多常見?

任何人都會受到飲食障礙的影響,但此影響似乎在年輕女性(青年)及男(女)同志、雙性和跨性別族群中更為普遍

美國國家酒精及相關流行疾病科學機構(NESARC-III)調查係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準則來預測美國心因性暴食症的終生盛行率。根據這項針對36,306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心因性暴食症的終生盛行率為0.28%,其女性及4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普遍較高。雖然這項調查隨著涵蓋更加廣泛的人口族群也能解讀成在一生當中的比例大約只有百分之2的女性和不到百分之1的男性,但對於流行疾病的面向來看則逐漸發生改變。

疾病烙印(汙名化)是診斷上的阻礙?

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準則來診斷心因性暴食症,其暴飲暴食和補償行為的反覆發生的依據為每週至少發生一次,至少持續三個月。此外一個人對自身體重和體型的想法會對自我形象產生極端影響,當與體重偏見(weight bias)產生負面的假設、信念和判斷結合時,則會透露出病患對於他們的暴飲暴食和催(嘔)吐行為感到痛苦。

暴食症(飲食失調)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烙印(汙名化)。研究不僅指出他人偏向認為患有暴食症的人應對自身狀態負責且發現臨床醫師會對患有此疾病的患者給出負面回應,甚至對此表達個人的沮喪及憤怒。這種因污名化所形成的心理、社會、身心靈及行為結果都有可能削弱自尊、社會退縮並造成更加嚴重的飲食失調相關症狀和產生憂鬱症跟糟糕的身體健康狀況及失去尋求治療的意願。

診斷的步驟

罹患暴食症(飲食失調)且帶有消極心理的病患會對受到污名化的各種想法和行為保持沉默,這種情況很難讓臨床醫師從患者身上取得更多不滿意身型、飲食失調/或運動模式及其他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的相關資訊。或許我們能多一些同理心及尊重的態度來進行這種疾病的討論來鼓勵患者分享;不然病患很可能會試圖將真實的想法和習慣深藏在心裡。

若只是單純詢問對方的飲食型態、頻率和強度(包含計算卡路里和限制大量的營養素)而不要特別評價則或許能開啟溝通途徑。臨床診療期間適時提出簡易的篩檢問題可能有所幫助(可從此處找出近期篩檢問題評估)。下列(或類似)問題若得到兩項以上持肯定的答覆就很有可能表示有暴食症(飲食失調)的狀況。

  • 你是否曾擔心自己在飲食上無法控制食量?
  • 你的體重是否在最近三個月內減輕超過10磅(4-5公斤)?
  • 你覺得自己肥胖嗎?
  • 你會認為食物佔據了生活的一切?
  • 你是否會吃得太飽感到噁心?

雖然上述問題並不表示具有診斷意義,但卻仍有助於瞭解病患就醫歷程和身心健康狀況並將目前實際情況相互結合。而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則在2023年提出建議將暴食症(飲食失調)篩檢視為初始評估精神病學的一部分。

心因性暴食症的生理狀態所呈現的症狀可能會越來越顯而易見,其反覆的催(嘔)吐一般會造成口腔健康不佳,包含牙齒腐蝕、牙周(齦)疾病、齲齒、口內上顎刮傷、分泌唾液腺體腫大及其他相關症狀。另外像是自我催吐可能也會導致手背刮傷長繭(此稱為羅素綜合症),還有頻繁的使用瀉藥而導致肛門周圍的水腫、痔瘡或直腸脫垂;此患病過程到了後期則通常可檢測到新陳代謝和胃腸道等併發症。

暴食症(飲食失調)也牽涉到病患自身的遺傳基因、環境和社會心理因素之間有關,目前大部分的病患只要確診是罹患此疾病則可在門診接受個人或家庭的心理治療、營養諮詢及後遺症和整體健康診療的照護支援。

想跟您的病患共享參考資料可參閱DynaMedex的心因性暴食症患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