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觀點: 採取口服藥Paxlovid來治療COVID-19或許有其優點,但造成病毒量反彈(viral rebound)和傳染期似乎也會隨之增加。

實證醫學EBM Pearl: COVID「病毒量學反彈」或許只是一種替代性指標結果。其臨床相關結果則包含像是症狀復發、傳染增加及潛在的長期隔離需求。

 

新冠肺炎(伴隨著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仍持續傳播,採用抗病毒口服藥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治療之後的病毒量反彈(viral rebound)的情況則不斷出現。內科醫學年鑑在11月期的文章中發現使用Paxlovid藥物治療後仍經常再出現檢測陽性和症狀,這可能會比先前認為的更具有臨床關聯性且大多數是感染增加。

這項研究是對先前施打過疫苗且在確診新冠肺炎後的5天內所登記的127名成年人來進行觀察研究。參與者是取得Paxlovid投藥資格並接受此藥物再根據他們服藥(72名成人)或未服藥(55名成人)進行分析。這兩組相當不一樣且選擇服用Paxlovid的人年齡較大(57歲: 39歲)會出現較多併發症也較有可能因症狀而非經篩檢或接觸史診斷出確診新冠肺炎病毒。

沒有人在這項研究過程期間死亡(在我們談論新冠肺炎時能這樣說真的非常好),接受口服藥Paxlovid治療的病患一般確實有好轉。但主要的結果會在初次檢測呈陽性的20天內顯示病毒量反彈,其表示在篩測陰性結果是病毒量培養呈陽性或病毒量持續升高。

關於這項研究在新聞媒體上的標題是著重在作者的主要結論並顯示接受Paxlovid藥物治療的人有21%出現新冠肺炎的病毒量反彈,而未接受Paxlovid藥物治療的人則只有2%;後續詳細閱讀這項研究後若認為這樣的結論有其道理時則有4項重點可納入考慮:

首先是研究人員採用多種方法評估病患來要求他們填寫症狀調查表及他們患病和復原期間反覆取得的鼻腔拭劑再以不同方式分析這些結果。而他們也會採用較不常見的檢測方法像是病毒培養和分子診斷,雖然病毒培養是研究中評估潛在感染的標準但在臨床上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處理較不常使用;另外用病毒培養輔助分子檢測則研究人員能區分有複製性病毒的病患來推測與潛在的相關感染問題。最後果不其然在病毒培養檢測新冠肺炎的病毒量反彈敏感度上幾乎是分子檢測的四倍。

再者就不太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這項研究發現許多在病毒量下降後又反彈的人實際上都沒有症狀。我們已知道這種現象但這項研究還同時發現大多數有出現症狀復發的人並沒有出現病毒量反彈就真的蠻讓人感到很意外了。

第三點是在子群組分析中相較於第0天或第1天開始治療的病患在出現症狀或陽性結果後2至5天開始使用Paxlovid藥物的病患出現病毒量反彈的情況低很多(0%:26%)。這感覺是臨床試驗中可研究的重要現象,主要是可能導致處方模式的改變 – 需要等待2天才開始治療而非立刻開始治療。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於服用Paxlovid藥物後出現病毒量反彈20%左右的病患,他們的感染期顯然比未服藥的病患來的長且他們沒有人屬於真正患病,但若我們假設體外病毒複製(以細胞溶解的形式表現)是感染性的最佳替代性指標結果則這些病患約有10多天的時間會傳染給其他病患。(詳細情況可參閱圖3的Kaplan Meiers曲線)。另一方面在服用Paxlovid藥物的5天後進行分子測試呈陰性的病患雖沒有任何人出現病毒量反彈,但若這項結果重複發生則在5天後進行分子測試呈陰性就有可能讓80%未出現反彈情況的病患結束隔離。

因為這項屬於小規模觀察型研究有其限制對於群組間差異明顯,因此我們沒辦法真正得出許多確定的結論。不過雖然病毒量反彈可能對服用Paxlovid藥物的個別病患不會形成重大的臨床損傷,但卻仍有可能危及公共衛生的情況。如果服用Paxlovid藥物後的20%反彈風險屬實則考量相關的長期傳染性就有可能需要建議在完成Paxlovid藥物治療後延長隔離時間且至少在第5天進行分子檢測未呈陰性的人也要比照辦理。

 

可至DynaMed平臺的新冠肺炎COVID-19疾病管理(COVID-19 Management)主題取得更多資訊。

參考:Ann Intern Med. 2023 Dec;176(12):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