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當我們開始一天的第一場會議並試圖跟同事打招呼卻發不出聲音 就算用盡全力也只能在喉嚨發出「嗯」這個音,這時往往都會出現開始講話前要先清喉嚨的動作;最終我們的聲音因要穿透口罩或防護面罩而變得聲帶彈性疲乏,就像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出現嗓音疲勞,這種狀況屬於過度使用聲帶造成的疲勞、疼痛、緊繃或發聲能力降低(Kang et al., 2020),聲帶疲乏會造成嗓音失調且在其職業屬性上必須不停說話的人當中,估計有20-50%都會出現這種毛病(Kang et al., 2020);當然此疲勞狀況會讓人非常困擾,但這是可預防的;我們只要保持良好的嗓音衛教習慣並做好發聲前的暖嗓運動就能有助於改善發聲,同時也能減少說話氣力。

隨時將我們的嗓子準備好

對於照顧自己嗓子的第一步若能常保喉嚨濕潤會很有幫助,藉由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64盎司的水或用盎司計算自己英制單位體重過半的水)來減輕喉嚨在呼吸空氣的壓力;進而用較少的力氣來說話(Waldon & Isetti, 2019),再來是要盡量避免造成嗓音損傷的各種方式,像是隔著房間大喊、在噪音吵雜的環境用力講話、經常清喉嚨或長時間大聲喊()話且要減少或完全戒酒、咖啡因攝取跟抽菸,因這些都更容易會刺激喉嚨。

預備開始

暖嗓時採用像是吸管來練習發聲並減少氣力和疲勞感來改善自己的發聲位置,透過吸管來發聲可增強呼吸道氣流並降低聲帶壓力: (Manjuantha et al., 2020)

  1. 用直徑0.3公分的吸管(想像是一根咖啡攪拌棒)放在雙唇間並保持緊閉來避免吸吐氣時空氣從鼻腔洩漏。
  2. 用平常說話的普通音域和音量持續以母音/a/對吸管發聲,發聲時(打開自己的嗓子)15秒、休息5秒並重複三次。
  3. 透過吸管將我們的聲音從舒服的低音升調至高音,再降調至低音;發聲節奏為15秒、休息5秒並重複三次。

若我們依上述步驟來持續達成目標則自己也能感到臉口部位的震動,也可用標準尺寸的吸管(0.5公分)代替(Kang et al., 2020)

開始練習

我們暖嗓後就可開始發聲說話並試著回想用上半身肌肉、喉嚨和口腔在相互做動時的感覺,過程中在發聲時應感到輕鬆不費力且思考在一天當中需要用嗓子的時段,像是演說或長時間的會議都能用吸管進行發音練習以避免嗓音疲勞;此外(Kang et al., 2020)也可在使用聲音之後進行上述練習來恢復我們的聲帶。(Fujiki et al., 2021)

警語提醒: 若發現聲音改變持續超過兩週就須找口腔專科或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評估,(Waldon & Isetti, 2019)藉由醫師來確認病灶並評估造成聲帶問題的各種因素,像是胃食道逆流疾病、鼻竇炎或其他喉嚨結構變化等;也建議可轉診至語言病理治療專家來進一步協助評估是否採用較適宜的語音治療醫學技術。

Dynamic Health是能為最佳病患照護服務找出最新實證醫學和決策輔助的工具,此工具以臨床實證資訊來協助醫護專職醫療衛生人員掌握各種技能並快速取得碰到的各種問題答案,從中不僅能培養以實證醫學為基於的實務批判性的思維文化,還能改善病患診療成效。

參考資訊

Kang J, Xue C, Lou Z, Scholp A, Zhang Y, Jiang JJ.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traw phonation on vocal fatigue. Laryngoscope. 2020;130(11):E674-E679. https://doi.org/10.1002/lary.28498
Waldon EG, & Isetti D. Voice disorder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mong music therapists: Survey findings and strategies for voice care. Music Therapy Perspectives. 2019;37(1):37-44. https://doi.org/10.1093/mtp/miy010
Manjunatha U, Nayak PS, Bhat JS. Can straw phonation be considered as vocal warm up among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 J Voice. 2020;S0892-1997(20)30304-0. https://doi.org/10.1016/j.jvoice.2020.08.016
Fujiki RB, Huber JE, Sivasankar MP.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cute vocal exer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vocal fatigue. Laryngoscope. 2021;131(12):2732-2739. https://doi.org/10.1002/lary.2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