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需要進行學校指定的課業時,通常是根據自己熟悉方便取得的程度直接找最喜歡的網路搜尋引擎;畢竟當學生想要找最新流行文化,除了網路還能去哪裡找?我們從幾位作者包含Liu Jing jing等人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大學生、研究生以學生水平來說或許算是最老練的研究者但其實也同樣是用網路搜尋引擎當作研究首選。[1]

要找地點最近的星巴克時,雖然用搜尋引擎來查找可能是最快的,但要從可靠來源找到值得信任的資訊尤其是針對學業用途,那就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美國各州特有或美國全國共同的核心標準都規定學生要學會如何找到及檢索可靠的數位來源資訊;但使用者研究卻顯示學生通常都只是最低限度技巧的新手研究者,要檢索值得信賴的來源,由熱門搜尋引擎找出的大量部落格、維基百科、文章、影片及網站,不但會令人難以招架還會造成學生挫折感。

下列幾項重點可讓館員為學生說明為何我們要謹慎使用搜尋引擎來查找網站資料來進行學術研究

  1. 網路上找的資訊沒有任何正確的標準答案,其內容可能是大家都能編輯;我們該如何判斷資訊的專業度?
  2. 資訊內容也許未經正確審查或可能被故意當作假訊息來散佈。
  3. 一般的網站可能會碰到帶有偏見的資訊或出現需要付費的網站文章點擊連結。
  4. 即使我們處在看起來算可信賴的網站上,仍會觸及一些贊助商用各種方式以付費來發布各種資訊。
  5. 網站沒有持續更新,或許也代表內容已過時無人維護。
  6. 在一個無人管理的網路環境分享資訊,任何人都能對內容發表評論,這並非學術或專業的方式。

讓我們的學生了解判斷可信賴的資源有多麼重要,下列是學生在判斷數位資源時應提出的問題清單表

  1. 文章內容是否有作者姓名、職稱、出版機構或有一定的職級水準?
  2. 文章內容是否有顯示商譽良好的出版社和/或聯絡資訊?
  3. 文章內容或資源是否有放上日期? 是否可看出最近一次更新時間?
  4. 文章內容是否屬於自己的圖書館或機構?
  5. 文章內容是否能看出是經同儕審查或推薦?
  6. 文章內容是否有組織架構且專業並符合我們的研究需求?
  7. 文章內容是否能看出作者有特别的偏好且可能影響資訊可信度?
  8. 網站是否能從關於和首頁連結來進一步瞭解更多出版社資訊?
  9. 網站是否有任何商業或財務利益(像是贊助商)而導致會從某種角度發佈資訊?

因此我們最好是鼓勵學生要多多利用圖書館資源來進行自己的研究且要充分利用EBSCO圖書館網站工具Stacks,主要是針對我們的圖書館所擁有的一切可靠、值得信賴的資源,此工具都能提供取得途徑;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只要利用Stacks,學生就能取得數位資源內容,這也代表他們能隨時利用寶貴的圖書館資源來完成自己的課業任務且用一個檢索框就能找到所有列印項目和數位典藏服務––完全沒有篩選不信任網站時的那種麻煩。

Stacks是一種Web網站內容管理系統(CMS),此系統不僅可提供建立和管理數位研究所需的各種操作體驗還讓我們對於完善功能和卓越技術充滿信心,其中也整合包含 EBSCO Discovery Service 探索服務平台

[1]我們在分配給一群大學生的查找任務中,70%是用網際網路進行而非圖書館;其中就算項目是歸類在學術、偏學術性質並以須具備進階知識庫的任務,主要仍採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來查找網際網路48組、圖書館藏29種資源);如欲瞭解各種相關參考資訊可參閱較相似的研究內容,Liu et. Al., 2018. 各種搜尋系統和功能: 大學生用什麼來查找和保存資訊;圖書資訊科學研究、第四十卷第二期: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