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每個人來說COVID-19這場疫情所帶來各式各樣的狀況都讓大家的日常造成衝擊;醫護人員非常需要用最新的臨床實證資訊來診斷、處置感染COVID-19的患者;而一般社會大眾同樣需要被告知才有辦法盡可能安全生活、工作及從事娛樂活動。

我們在過去兩年裡對於SARS-CoV-2這個病毒的認知程度遠遠超過史上在這兩年對其他病原體或醫療疾患的認識。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LitCOVID這項資源從這場疫情暴發以來已有超過225,000篇關於COVID-19的文章發表(相當於一天超過300)。除了這些還有為數不少關於COVID-19的預印本(尚未經同儕審查)研究、製藥公司新聞稿及規範文件皆促成臨床診療與提出公衛方面的各項建議。

要篩選堆積如山的資訊並將它們轉化成明確的臨床與公眾接收訊息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是在持續變化的時空下更是如此。隨著全新變種病毒的出現在疫情剛開始而促成採取某項措施的發現在以後可能會變得不那麼重要;但這並不代表在某個特別時間點所得出的結論已不再有效,而是持續變化的資料及狀況必然需新的且/或隨時更新指引

針對配戴口罩的各種建議為例,這項作法同時適用醫療及公眾場域;在這場疫情過程中,根據最新資訊與研究,這些臨床建議也一直不斷演變(甚至一直改來改去);而疫情到目前整整兩年在美國對於口罩方面的建議則出現五次重大轉變。

最初疫情開始: 没配戴口罩

因當時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的COVID-19僅侷限在中國武漢地區,因此若針對當時尚未建議配戴口罩的一般公眾或醫療場合也建議需戴上口罩其實根本說不過去;簡單來說在全球絕大部分的地方認為造成的衝擊在當時病毒並沒多到必須全面規定配戴口罩。
況且當時也有一些疑慮是若大家都一窩蜂去搶購N95或同等級口罩,那會造成醫護人員所需的口罩短缺;所以過去非但不建議配戴口罩,還向民眾傳達的建議訊息是反對配戴口罩(因當時主要是要民眾不要買口罩);從事後諸葛的觀點來看,關於口罩防護效果這項訊息在此次疫情後期的確造成民眾很大的困惑。

全球第一波疫情: 戴上口罩

從2020年初到6月的年中一旦SARS-CoV-2已很明確擴散到全球各地,這時建議全面配戴口罩才變得很重要;由於很多呼吸道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主要是由呼吸道飛沫(droplet)及接觸被汙染的表面(環境污染)來傳播,因此當時認為SARS-CoV-2也是以相同途徑來傳播可說相當合理;雖然那時有根據提出假設,但卻也引起有關配戴口罩效果的論戰,例如將焦點放在環境污染上,就會導致建議社會大眾要做的感染控制是著重在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及經常消毒各種表面。雖然這是很好的衛生習慣,但對於藉著空氣傳播的病原體來說,這些方式未必是最重要的防範措施,而值得我們留意的是飛沫噴霧微粒(aerosol particle)不像飛沫一樣很快就會落在各種表面上且病毒還能持續停留在六英呎以外的空氣中。

當發生多起超級病毒傳播者事件且針對飛沫及環境污染的傳播方式,流行病學的足跡疫調也揭露出是一種非典型模式後,公衛傳達訊息卻改變得非常遲鈍;其他保護措施像是加強室內通風及鼓勵用戶外活動來取代室內聚會,也因了解到SARS-CoV-2的傳播模式是飛沫噴霧微粒傳染,這才終於促成必須改變各種建議,包括室內必須配戴口罩來控制感染源;最後才在所有公共場合(室內及戶外)都建議配戴布料、外科手術或N95口罩。

這並不代表在某個特別時間點所得出的結論已不再有效,而是持續變化的資料及狀況必然需新的且/或隨時更新指引。

疫苗發揮作用: 免戴口罩 (適用某些場域跟某些族群)

隨著2021年春夏季的疫苗接種率提高及COVID-19確診個案大幅降低,當時可說是滿懷希望;在此同時有配戴口罩的兩項建議也有所調整,首先很明顯的是除非群聚情況,在戶外場合是可以不用戴上口罩;其次是在1. 低到
中度社區感染地區及2. 若民眾已完整接種則就算在室內也不再需要戴上口罩,其邏輯是既然已接種者感染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也能代表配戴口罩控制感染源對社區整體上不太有甚麼幫助。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在此階段的疫情期間就開始密切留意並逐一追蹤全美境內每個縣市的社區傳播狀況。

Delta、Omicron染疫日益遽增: 配戴口罩(防疫升級)

Delta變種病毒暴量不見得是從Provincetown小鎮在七月四日暴發的疫情開始,但此病毒必然跟另一次有關配戴口罩建議的重大轉變一起註記;比起以前的變種病毒,Delta病毒的傳染力大約高出50%且在已接種者身上會造成更多突破性感染,所以對民眾安全來說配戴口罩再次變得重要。

Omicron變種病毒以破紀錄的速度橫掃全球之際,根據推算此病毒的傳染力又比Delta變種多了約66%;到了2022年初開始在全球的感染數中,Omicron病毒就占了90%以上;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此病毒已造成COVID-19史上最大確診數暴增且在2022年1月17-23日這周在全球確診個案就已達到兩千一百萬的染疫確診高峰。

隨著Delta、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的染疫增加,公衛傳達的訊息不僅傳達要重新配戴好口罩來減緩這些變種病毒傳播,還要升級為配戴密合的口罩,其原因是臨床實證顯示N95或同等級口罩保護力最佳。

現階段: 免戴口罩(限特定場域)

隨著染疫確診個案持續下降於是配戴口罩的建議又再度隨著當地傳染狀況有所調整,但在評估社區風險時,除了COVID-19個案外,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還納入住院率及住院病床佔用率來計算,其COVID-19社區風險為低到中度的地區在公共場所可不用戴口罩;但值得留意的是防範Omicron病毒感染上,接種疫苗不具有像防範之前變種病毒那種保護力,因此無論接種狀況這項建議均適用每位民眾。

對於社區風險為低到中度的地區具有某種病況或服用會削弱自身免疫系統藥物的人,依然建議配戴能夠密合的口罩來保護自己;而在飛機、火車、公車及其他種類的大眾交通工具上,包括機場、車站之類的交通樞紐仍規定要戴上口罩,或許規定鬆綁讓人感覺正向樂觀的看到希望曙光,但這樣的趨勢也有可能再度轉風向,雖然有點挫折但這場疫情也經歷了兩年,我們也已學到不少且即使疫情有時讓人感覺是在走回頭路,不過用各種資料必定能持續協助並引導我們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