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COVID-19治療選項基於必要應優先著重在感染有致命之虞的重症患者,至於感染輕中度病症、但臨床上出現惡化的高風險患者對他們的有效治療方法則一直很難拿捏;現階段有一些門診治療的選項像是單株抗體療法及抗病毒藥物,應有助於降低COVID-19導致的住院與死亡。

哪些對象適用門診治療

所有感染COVID-19但不需住院治療的患者都應加以隔離並密切注意各種症狀,如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胸腔持續疼痛或感到壓迫、新出現的意識模糊、昏迷、睡不著或呈現蒼白、偏灰或藍的膚況、嘴唇、甲床情況(皆視皮膚色澤而定)就應指示患者接受治療;另外像是退燒藥、止痛劑與止咳藥或許有助於緩解發燒、頭痛、肌肉痛及咳嗽。

而針對感染輕中度COVID-19且有惡化為重症的高風險患者或許可考慮採醫療上用COVID-19為導向的療法,這類患者包括65歲以上者、有肥胖症、懷孕者及具有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肺病、免疫功能受損、慢性腎臟病、鐮狀細胞疾病、神經發展障礙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且具有醫療相關的物質依賴患者,像是無關COVID-19的氣管切開術、胃造口手術或正壓呼吸器也同樣可適用門診治療。

單株抗體治療有哪些選項

針對屬於感染COVID-19的高風險門診治療病患有幾種單株抗體治療可供採用像是bamlanivimab/etesevimab casirivimab/imdevimabsotrovimabregdanvimab (美國尚未取得授權核准),每一種單株抗體都鎖定SARS-CoV-2棘蛋白上的一處特定區域並阻斷病毒進入細胞;抗病毒單株抗體治療則已獲准用於感染輕中度COVID-19在臨床上有惡化高風險的門診治療上。

若是剛感染不久,那麼以靜脈注射單株抗體會有助於清除體內的SARS-CoV-2並能防止病患惡化成嚴重的COVID-19肺炎;在大約七到十天之後的染疫患者,單株抗體並無效果,這是因為此時才將抗體加入身體自身的防禦系統已無法產生任何改變,在惡化到需氧氣治療的患者身上也不會有效果,這是因為病毒已侵入下呼吸道(且可能也侵入其他器官);對於已惡化到這種地步的患者就必須採取更密集的照護處置。

由於每一種單株抗體都只鎖定棘蛋白上的一小塊區域,所以只要是該區域有突變的變種病毒就能躲過偵查;舉例來說SARS-CoV-2 Beta變種病毒可改變bamlanivimabetesevimab鎖定的棘蛋白部位,這表示在感染Beta變種的病患身上bamlanivimab/etesevimab不會有效果;在bamlanivimabetesevimabcasirivimabimdevimab且可能還有regdanvimab鎖定的區域Omicron變種病毒都出現突破性感染。

由於針對COVID-19所做的診斷篩檢無法分辨每個人究竟是感染哪種變種病毒,因此建議單株抗體的使用必須要視某個地區最流行的病毒而定;目前Omicron變種病毒是全球各地的主流感染源,因此除非已知我們所在地區流行的是其他變種,否則應只考慮使用sotrovimab

口服抗病毒藥物有哪些選項

目前在感染COVID-19的高風險患者身上已有兩種口服抗病毒藥物獲准使用:molnupiravir (莫奈拉韋) (Lagevrio)nirmatrelvir/ritonavir (利托那韋) (Plaxlovid)。;核准莫奈拉韋的依據是MOVe-OUT這項試驗顯示住院或死亡下降32%,在EPIC-HR這項試驗(目前尚未發表)的期中分析顯示住院或死亡下降88%之後,Nirmatrelvir/ritonavir也獲得核准;在開始使用任何新藥物之前應仔細審核患者正在服用的各種藥物非常重要,尤其是要用nirmatrelvir/ritonavir更應謹慎留意;另一種複合抗病毒療法lopinavir (洛匹那韋)/ritonavir由於在感染COVID-19患者身上並未看出成效,因此暫不推薦。

另一種抗病毒藥物是瑞德西韋(Remdesivir) (Veklury),則更普遍的用在接受氧氣治療的住院患者身上,但也可提供高風險的門診治療上;然而瑞德西韋是從靜脈施打且需連續打三天點滴,也勢必會造成後勤補給上的制約和限制後續的廣泛使用。

值得我們留意的是瑞德西韋與其他幾種單株抗體療法都需透過醫療專業機構提供冷藏設備與靜脈注射服務,所以比起這兩種口服抗病毒藥片就顯得更容易配送和服用;但因抗病毒口服藥目前仍供應不足,所以對於這場疫情的影響跟成效亦無法完全看出來。

對此輕中度COVID-19高風險病患治療應有助於減少住院和死亡,這表示只要這些療法能廣泛使用則仍可對抗目前和未來的變種病毒並具有防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