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急性期后的综合症状(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俗称长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此症状是在感染急性COVID-19之后所表现出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各种临床症状,包含倦怠感、失眠、感官感觉失调、记忆与行动能力损伤,而此后遗症发病率也有极大的差别,根据报导最高可达74%;目前已有一些有效的治疗途径可供临床医生选择,从几份报告曾提到的一种可能性是COVID疫苗或许能助于改善长新冠后遗症衍伸的症状;不久之前在英国的研究人员就决定特别针对这项问题来进行相关研究。
透过一项前瞻性世代研究(cohort study)以2020年4月开始进行COVID-19染疫调查分析(COVID-19 Infection Survey),此项研究涵盖的调查对象年龄从18到69岁,其先前均用拭子或血清筛检呈现阳性并在筛检结果为阳性后至少曾接种过一剂COVID-19疫苗;这些参与者需接受中数141天定期追踪且连续四周要每周进行COVID筛检再接着改为每月筛检,接种纪录是自行通报并以英国疫苗登录资料确认,研究项目负责团队在2021年2月又加入一些关于长新冠后遗症的问题,对此有6,729名参与者(约23.7%)曾通报自身出现的各种后遗症。
这项研究基本上是采用个体层级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由参与者自行掌控事前与事后对照分析(before-and-after analysis);其结果显示在接种疫苗前,长新冠后遗症随着时间推移的症状并未减少,其是在接种第一、第二剂疫苗后才能看出长新冠后遗症产生的症状有明显减少(调整后胜算比[aOR]分别为0.87,95%信赖区间0.81-0.93及0.91,95%信赖区间,0.84-0.98);在几项后续分析追踪无论是依照染疫病患的人口结构、疾病严重程度、接种疫苗种类,还是其他共变量(covariate)来看这些分析结果都未出现任何差异。
整体来说在研究公卫防治议题上由于期望用间断时间序列研究来加以限制潜在干扰因子而变得越来越热门,但真的可行吗? 我们从上述研究实例中对于长新冠后遗症所产生的症状可能会自发性消解,碰到缺乏对照组的情况时根本无从分辨看到的各种改善情况,这究竟是纯粹出于一段很长时间观察参与者的结果还是因疫苗效力产生变化? 其资料具有的各方面侷限性还包含可能存在健康志愿者的偏差及参与者通报有关长新冠后遗症的诊断且只要是在疫苗无明显证明有害(lack of demonstrated harms of vaccines)及有可能改善长新冠后遗症的症状情况下,对于那些过去曾感染过COVID-19并隐约、持续出现各种症状的患者,那么临床医生其实应持续为患者施打疫苗。
可至DynaMed平台的新冠肺炎COVID-19(冠状病毒疾病)主题取得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