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对着一群小朋友讲述惊悚骇人的鬼故事,讲到心跳声越来越大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吓到逃走? 近期有一篇在 JAMA Cardiology刊登的期刊研究便指出缓慢心律不整有着类似症状。

该篇文章内容看起来较为隐晦不易懂但简化后的重点摘要版本其实也不难理解:成年人的缓慢心律不整虽然有可能是造成死亡的风险因子,但诊断和早期介入治疗并无法免除这项因子。

这项属于事后对比分析过往的循证医学EBM植入式心脏监测的临床环形试验,其针对6004位70岁或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衰竭或中风病史的成年人作为受试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派到植入组或日常照护组;原始研究的结果发现心律不整的诊断和抗凝血剂的使用增加了3倍,在降低中风发生率上并没有显著效果。而研究过程则有一些象是受试者招募为自我筛检且只要回信即可,还有盲性设计部分欠佳的问题。

 

任何筛检的价值都源自于及早发现并避免恶化严重,否则我们的介入将毫无益处且还会让他们暴露在危险中。

虽然目前的研究实证结果透过事后对比设计且参考各式各样令人眼花撩乱(我们在这边就不多提细节了,不用谢我)的分析数据所做的研究较不乐观,但在最重要的数据也就是透过植入式心脏监测仪看到的资料显示,虽然侦测到无症状缓慢心律不整的患者身上装设心律调节器的比率增加六倍,但对于事后发生昏厥或猝死(即便是患有严重心律不整的患者)机率也都没有比没装监测器的那组高。

在现今这个不断往数字化前进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知道和实际操作的会是什么? 任何筛检的价值都源自于及早发现并避免恶化严重,否则我们的介入将毫无益处且还会让他们暴露在危险中。而较令人害怕的是这样的过度诊断和过度介入的终点结束就像许多老年人心里不段敲击的心律调节器里且这样的介入带来的好处仍有所疑虑,但这一切的一切也可说都是源自于我们对于这些过度诊断才出现的焦虑感。

实务观点: 针对缓慢心律不整的筛检等于要做更多的诊断检查、装设更多的心律调节器,但对于昏厥或心因性猝死事实上并没有差异。

循证医学EBM Pearl: 这样缺乏盲性设计、招募非第三方筛检的事后分析研究到底效度如何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重点,其结果过度膨胀且倾向采取介入视角也有争议;用主要数据结果来看,我们好像也不需要太焦虑才对。

参考资源: JAMA Cardiol. 2023 Feb 15

可至DynaMed平台的心律不整(Atrial Fibrillation)主题取得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