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對著一群小朋友講述驚悚駭人的鬼故事,講到心跳聲越來越大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嚇到逃走? 近期有一篇在 JAMA Cardiology刊登的期刊研究便指出緩慢心律不整有著類似症狀。

該篇文章內容看起來較為隱晦不易懂但簡化後的重點摘要版本其實也不難理解:成年人的緩慢心律不整雖然有可能是造成死亡的風險因子,但診斷和早期介入治療並無法免除這項因子。

這項屬於事後對比分析過往的實證醫學EBM植入式心臟監測的臨床環形試驗,其針對6004位70歲或以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或中風病史的成年人作為受試對象並將其隨機分派到植入組或日常照護組;原始研究的結果發現心律不整的診斷和抗凝血劑的使用增加了3倍,在降低中風發生率上並沒有顯著效果。而研究過程則有一些像是受試者招募為自我篩檢且只要回信即可,還有盲性設計部分欠佳的問題。

任何篩檢的價值都源自於及早發現並避免惡化嚴重,否則我們的介入將毫無益處且還會讓他們暴露在危險中。

雖然目前的研究實證結果透過事後對比設計且參考各式各樣令人眼花撩亂(我們在這邊就不多提細節了,不用謝我)的分析數據所做的研究較不樂觀,但在最重要的數據也就是透過植入式心臟監測儀看到的資料顯示,雖然偵測到無症狀緩慢心律不整的患者身上裝設心律調節器的比率增加六倍,但對於事後發生昏厥或猝死(即便是患有嚴重心律不整的患者)機率也都沒有比沒裝監測器的那組高。

在現今這個不斷往數位化前進的世界裡,我們需要知道和實際操作的會是什麼? 任何篩檢的價值都源自於及早發現並避免惡化嚴重,否則我們的介入將毫無益處且還會讓他們暴露在危險中。而較令人害怕的是這樣的過度診斷和過度介入的終點結束就像許多老年人心裡不段敲擊的心律調節器裡且這樣的介入帶來的好處仍有所疑慮,但這一切的一切也可說都是源自於我們對於這些過度診斷才出現的焦慮感。

---------

實務觀點: 針對緩慢心律不整的篩檢等於要做更多的診斷檢查、裝設更多的心律調節器,但對於昏厥或心因性猝死事實上並沒有差異。

實證醫學EBM Pearl:這樣缺乏盲性設計、招募非第三方篩檢的事後分析研究到底效度如何是一個令人擔憂的重點,其結果過度膨脹且傾向採取介入視角也有爭議;用主要數據結果來看,我們好像也不需要太焦慮才對。

參考資源: JAMA Cardiol. 2023 Feb 15

可至DynaMed平臺的心律不整(Atrial Fibrillation)主題取得更多資訊。